養豬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豬場對疾病的管理能力。在養豬過程中,無論是小型飼養或現代化大型飼養模式,控制各種疾病始終都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在此,山西畜禽預混合飼料廠家分析生殖疾病對養豬成本的影響。
繁殖是豬場管理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繁殖效率主要取決于受精率、同窩仔豬數和空懷天數。而這些生產措施都受母豬管理、營養、遺傳、疾病、公豬生育力、精子質量、環境和管理因素的影響。生產問題如飼養策略、應激、季節問題、生育結構和衛生也會影響母豬繁殖性能。在澳大利亞、歐洲和美國,大多數豬場的繁殖受精率介于70%——90%之間,每窩仔數為ll個至13個,其存活率在92%以上。母豬管理方案如子宮預處理、公豬采精和授精前后的處理、確保母豬的適當體型(體重和背脂肪)及懷孕妊娠,哺乳各方面的營養方案都會對母豬的繁育能力有顯著的影響。
影響繁殖效率的重點原因是與生殖有關的各種疾病。為了確定造成繁殖效率低下的原因,豬場管理者須熟悉和了解影響繁殖性能的各種疾病。常見的疾病有鉤端螺旋體、細小病毒、偽狂犬病毒和PRRS。治療繁殖疾病,不僅要鑒定和處理病原,還要查出造成感染的可能途徑。治療方案包括使用金霉素(泌乳期用量為600ppm,妊娠期用量為1200ppm),或在產后肌肉注射前列腺素F2a以阻止殘留胎膜引起的感染,以及使用各種相應的疫苗。
由于豬的繁殖能力的提高,每窩產仔數會增加,所需母豬數減少和母豬飼養的固定成本減少。但是,由于每窩產仔豬數增加,可能造成空間不夠和由此引起的生長速度減慢,需要額外的勞動力及出欄重可能會下降(通常會降低利潤)。
呼吸系統疾病對養豬成本的影響
呼吸系統疾病會降低生產和產肉量10%—15%,影響程度依養豬生產系統、病原和給藥方案的不同而異。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病原包括支原體、胸膜肺炎放線菌和PRRS病毒。
它們會引起肺葉破裂融合、胸膜炎和膿腫。生產管理方式(如全進全出)、早期隔離斷奶、 通風狀況和存欄密度等都會影響疾病在不同豬群間或同群豬內傳播。注射疫苗可防止或延遲呼吸系統疾病的出現,接種支原體疫苗和胸膜炎放線菌疫苗對提高豬群的整體表現效果明顯。在一個接種支原體疫苗的試驗中,接種疫苗的豬比未接種的豬改善生產效率可達31.1%。
所生產的豬肉更能滿足市場需要?股厝缢沫h素和泰樂茵素通常用于治療出現臨床癥狀的豬,通過注射或飼料或水喂給動物。試驗曾用金霉素(15mg/kg體重)混于飼料中喂給豬以控制支原體病,結果220周出欄時,經過治療的豬(105g)比未經治療的豬(82g)重23kg,即使算上所花的藥費,生產者仍或獲得1:8.5的投入產出比。
更多關于山西畜禽預混合飼料的信息請聯系我們。
相關閱讀:豬斷奶后不好養?很可能是這個原因在作怪!.jpg)